“中國2009全球酒店文化產業高峰論壇”,于本月13—14日在第五屆文博會雁盟·酒店文化產業園分會場召開。本屆高峰論壇展示了深圳最前沿的酒店文化創意魅力,促進中國酒店業文化創意精英群體的交流與共贏,推動深圳酒店產業走入文化軌道。
來自世界各地酒店業者、中國國家旅游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及本土酒店杰出代表在本次論壇集中亮相,特邀嘉賓于丹也出席并從自身的角度探討了人與酒店的關系。
酒店發展介入文化產業應從點到面
記者了解到,高峰論壇中心主題為“文化成就創新,論酒店文化的創意之路”,來自各地的酒店業高層管理者以此展開對話,對話從深圳華僑城洲際酒店的主題文化開始切入,與會嘉賓分析了各自對于酒店文化的理解和建設實踐。
中國國家旅游局質量規范與管理司副司長劉士軍表示,“(深圳華僑城洲際酒店)建的藝術館就是酒店在打造文化方面的一個延伸。今天我們在聊酒店在發展當中如何介入到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如何為酒店發展提供一個平臺,我覺得一個企業文化打造重要的是我們的管理者要灌輸一種團結、合作和規范。同時,把它落實下去。”
一直負責旅游標準化工作的劉士軍說:“更重視的是它的落實而不是夸夸其談,可以畫一個非常好的海市蜃樓,但是建不起來,我們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企業文化有很多方面,我們從一個點開始。”
中國酒店要還原中式風格
與會者多數都是業界翹楚,同時也研究過本土及國際的眾多酒店,不少本土經營者認為,中國酒店業發展了三十年,一直都在向國外學習,而今已經進入了還原中式風格的時代。
北京健一酒店投資管理集團董事長康健一介紹說:“我的酒店理念是把很多人拋棄用不上的東西撿回來,安了一個家。兩百年以前的老門老扇有三千扇。”
“尤其是美國人來的時候,我說我的每一扇門都比你的歷史長。當別人都在追捧日本、歐美的時候,中國的酒店是最時尚的。實踐證明,到了今天我仍然認為中式的酒店最時尚的。”
“但是,我所做得工作并不是一味的復古,我給我們的酒店定位叫‘中式現代酒店’,因為我覺得我是把古老的東西拉到現代,現代化。我們追求的是中國文化、中式元素,還要跟歐美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
對該觀點予以支持的是瑞士洛桑酒店學院中國顧問張祖望教授:“我去年走了很多高級酒店,我得了結論,我們應該可以這樣說,中國的高星級酒店,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文化還是服務,不亞于歐洲的酒店。我發現歐洲酒店的文化在衰落,那么我們如何評價自己中國的酒店文化呢?盡管覺得硬件和軟件不錯,但是文化上有缺點,我們的文化在異化,別人的文化在衰落。”
“舉一個例子,我在國外的高星級酒店,看到所謂廳堂的命名都是外國的一些文化名人,我在自己中國酒店里有很多是外國名字,跟我們國家毫無文化關系,沒有看到以‘李白’命名的廳堂。我在書畫里看到的是紅軍不怕遠征難,是不是吃飯還憶苦?我們今天談創新的時候,要想想老祖宗的一些文化遺產,不要遺忘了,振興一下我們民族文化的信心”。
“事實上酒店文化是一個非常大的范疇,我們也看到酒店文化囊括了所有文化系統。酒店文化從服務這一塊來講,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如果我們把老子的思想、中國文化的精神融入到服務的觀念中去,這才是走中國特色的酒店文化之路。”雁盟酒店文化產業園總裁盧香宏這樣表示。
“誰有了概念誰就是頂級”
“我覺得酒店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空間、每一個人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著企業的文化,研究和觀察企業文化或者酒店文化可以從很多方面去觀察或者研究。首先,業主對建造一個什么樣的酒店,為什么樣的顧客服務,這樣一種價值觀要清楚,等建成之后再定位已經晚了。在建的時候就考慮顧客的利益,是不是有足夠的通道,有足夠的電梯,衛生間、插座給顧客做得更方便一點。”
“酒店的營銷有時可以有反向的思路,現在酒店的營銷越來越奢華、越來越繁復了,一個人進入私密空間想得到的是最為簡約樸素卸下一切的享受。沒有人在沒有人的空間里還穿高跟鞋、濃妝艷抹,帶著香檳在陽臺上遙望遠景,沒有人會這樣。”
“蘇東坡一輩子是流離失所,中國文人都追隨故鄉,蘇東坡說過,‘此心安處是我鄉’。一顆心可以安定的地方很像家鄉。深圳都是移民,從天南地北帶著口音過來,為什么留在這兒?是因為這個城市的節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現代的文明和綠化環保,我喜歡這兒。一個酒店能不能讓人有‘此心安處’呢?這是發現自我之形成對酒店之間的關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也將她的古中國哲學融入了酒店文化當中,并帶來了獨特的思想與眾分享。
“一個酒店從穩定性到品牌增值性都有太大建構空間,一般酒店做服務,好的酒店做概念。比服務更重要的是概念。很多酒店就是一個牌子,一說你的烙印是什么?沒概念。我們叫文化產業,文化要落實在概念上,誰有了概念誰就是頂級的。”業界認為,酒店業已到了需整體反思和變革階段。
■縱深
經濟低迷,酒店如何提升競爭力?
對歷史很悠久的酒店傳統行業來講,不管經濟是好是壞,打造競爭力是永恒的話題。用二八理論來講,80%的競爭力是企業都有的。20%的核心競爭力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專家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一個很怪的現象,經濟瘋漲的時候說得多做得少。現在經濟危機是一個機會,很多企業想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怎么提升?酒店和酒店要競爭,面對同一個市場,這種情況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提升酒店的競爭力?作為本屆高峰論壇的一個分論題,面對經濟低迷的必由之路是在競爭中提升核心的競爭力。
中國酒店業的各位領頭人代表,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其中不乏精彩的觀點。
規劃建設酒店思路要革命
據評估,中國現有的酒店總體投資回報非常低,利潤非常薄,稍微有一點形勢變化,整體行業虧損。深圳飯店協會會長張振山認為,中國的酒店業到了從概念、觀念、規劃到金融思路和方法上進行一次革命的時候。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酒店規劃、設計、營運管理仍然停留在過去對酒店的概念認識上。比如說現在建一個酒店,一定是各個方面都齊全,過去的四星、五星都是高星級酒店,評星的概念各種都齊備。娛樂除了東莞在哪個酒店還能賺錢?康體、餐飲過去一定要配制的,專業、規范,過去有道理,因為社會環境不完善。到了今天社會上的娛樂、餐飲、健身都已經很發達了,客人并沒有需求一定在酒店。而我們現在在規劃建設上還要這些,就造成大量的資金投在無效益的配套設施上,這個概念要改變。我們提出在規劃設計就要瘦身,要抓住以房為核心,會議設施和適當的餐飲配套。”
從運營的角度來看,我們仍然停留在低星級、高星級都追求十全十美的高理念。二星級酒店五星級服務,四星級設施。這反映出仍然停留在過去對服務不加以區別,需要投入成本,這是我們酒店業需要思考的,我們提倡必要的恰到好處的服務。“中國的酒店業要反思提出甚至主導精致、瘦身和健美,使我們更靈活、更具有活力。”
善用資源創作生意
酒店服務常說規范化服務,一個酒店絕大部分可以做到;現在都在講個性化的服務,則有一些做不到。在經濟低迷時開源節流能夠提高競爭力,新加坡尼斯酒店集團總裁張志明的觀點并不停留在“節流”上,而是“善用”:“我想強調一點是善用資源。今天的宴會廳,有會議的場所,沒有生意時怎么辦?可以自己創作一些自己的節目,利用這個場所,創作生意出來。可以搞一些生意出來,有吃飯、表演、抽獎、賣票。”
“在經濟低迷情況下,很關鍵的一點是怎么樣刺激社會消費。消費者的錢不是不見了,是信心的問題。怎么樣抬高他的信心、他的欲望。我們作為酒店,怎么做增值的服務。如何結合這個契機,提高消費者的信心”。
人力資源也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上海雅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李雪峰認為,在經濟低迷下第一個就是要“降本增效”。“設定了一系列的目標和獎勵的計劃,我們把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率。”
把握低迷時機擴張投資
在經濟低迷時期,作為一個企業應堅持核心競爭力定位的原則上在不同的時期求變化。比如說在服務中求優異化,把不停的變化和創新作為提升酒店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這是與會嘉賓中最集中的觀點,但是也有提出在逆勢中采取激進策略的嘉賓。
三亞市旅游飯店業協會秘書長劉立民表示,任何時候做企業有投資才有回報。當前的情況下,除了經濟能力的投資之外還有什么可以投資就去投資。例如人性化服務、品牌提升、理念提升或者資源綜合。除了經濟投資之外,除了現金投資之外還有其他的投資,有投資才有回報。
“做企業追求的是利益和利潤,不光是酒店業,哪個行業都一樣。既然講到文化主題之下的、當前經濟狀況之下的核心競爭力要提升的話,作為酒店企業來說,所有參與行業運作的人,當前情況下,首先研究消費者的心理狀態。”
“提升服務的個性化,增加差異化的服務留住客人、吸引更多的客人。”“在當前的狀況之下,研究這些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開發新的產品。另外,銷售和營銷同步。在很多人的概念里銷售就是營銷。賣商品注重短期盡快出效益,營銷要做長遠的規劃,時間段不一樣。“金融危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只是一個階段。”
■對話
“把家的感覺帶到酒店設計中去”
自1980年開始,中國酒店業的產業規模成倍數地加速發展,旅游酒店每五年的增長率在50%以上。 據統計資料表明,2007年底,中國星級飯店14326家,是1978年全國飯店總數的100倍;其中白金五星3家,五星361家,四星1631家,三星5534家,二星6158家。
“深圳東莞兩地,深圳一年之內出現了十幾家星級酒店,東莞一條五里長的小街,就涌現出三四家四星級酒店,其酒店的平均密度居世界首位。據國家旅游局統計,中國的酒店及相關配套產業每一年的投資額以60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增長,即使在金融危機發生的2008年,仍有5000億元的增長,可見酒店業的巨大發展潛力。酒店業的擴張,會帶動相關產業不斷地發展;而進入21世紀后,中國酒店產業急需行業標準及文化元素的介入,提升產業鏈的服務水平。這些都為產業園奠定了發展空間。”雁盟酒店文化產業園總裁盧香宏這樣描繪他眼中的產業前景。
●嘉賓
尹永安:深圳雁盟酒店文化產業園常務副總
安強:國際酒店領袖機構常務副理事長、《國際酒店領袖》雜志社社長
高文安:著名建筑師、香港室內設計之父
問:酒店業的發展是對雁盟一個不可忽視的依托。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有專家預測,今年全行業可能會陷入虧損。在這樣的背景下雁盟重磅推出,做為產業方向,主辦方有什么考慮?
尹永安:雁盟酒店文化產業園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投資三個億,逆勢而上。之所以雁盟在當前形勢下還堅定的選擇這個行業,是旨在把傳統的產業做出文化來。傳統產業在經濟危機中受沖擊最大,我們公司就是要在傳統基礎上升級把文化內容融入到產業中去。
眾多專業機構、設計機構、酒店用品企業將與我們共同形成一個生態產業鏈,該產業鏈是以啞鈴式的發展模式塑造的。即,有效地整合以酒店創意設計為核心的上游產業和提供酒店高端中介服務的下游產業的資源和優勢,從而有力推動中游的酒店用品市場。
一個產品的出路就在于創意,故此我們引入深圳、香港的高級設計機構和高端中介服務、培訓機構入駐。同時也正在洽談與洲際酒店合作的事宜。雁盟在將來會成為出行業標準的地方、成為酒店高科技等一系列產品研發和展示的地方。
酒店文化產業的高端機構正進入我們園區,這種上下游互動強勢推動了中游的酒店用品產業。我們做的不是大賣場,是高科技產品的展示基地,對接的是五星級酒店。
問:產業園位于深圳寶安,請問這個地理位置具有優勢嗎?
安強:我本人作為《國際酒店領袖》雜志社社長,從行業來介紹,我現在可以給在座一個比較準確數據。中國酒店業主聯盟是3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一個國內酒店業的權威機構,加盟企業都是全國酒店行業一些頂級的企業,其華南分部秘書處設于雁盟。
其他入駐企業還有國際酒店領袖機構、國際白金管家酒店聯盟等,這些企業三月到四月期間也已全部入駐。其他入駐企業還有百泰傳媒,該企業作為大型的媒體集團,專注于精英人群的商務旅程。最佳東方,該企業是中國最權威、最專業的酒店行業招聘第一品牌。
此外,眾多香港國際酒店的培訓公司,國際酒店機構的進駐會帶動頂尖機構的入駐。所有這些傳媒、酒店用品商家、專業機構的進駐會給整個雁盟造就巨大的行業優勢。
至于地理位置問題,其實全國各地的商家來了并不關心位置,他們關心的是雁盟這個項目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和這里的風格,我們給他們看到的是雁盟的前景和發展的方向,此外高速入口也距園區不遠。
問:高文安生活館進駐雁盟,請問高文安先生您是怎樣做出選擇的,您能給此帶來什么樣的理念?
高文安:三十多年的經驗,讓我從這個行業中看到很多。我認為酒店設計中最重要的是設計師怎樣把家庭的感覺帶到設計中去。我希望可以通過雁盟帶給年輕設計師一些我對生活的概念。希望年輕設計師能在我的設計里找到震撼。希望我們的設計能多一些文化沉淀,體現傳統。現在受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旅客可能少一點,但是很多人金融危機后還是要去旅游的,需要酒店服務。我們應該給國外人看到我們在2009年始終對傳統重視。我希望我的生活館能給設計師帶來更好、更美滿、更國際化的感受。
問:剛才尹總提到關于雁盟制定酒店行業標準的問題,請問怎樣去做到?
尹永安:雁盟是一個平臺,我們正在筑巢引鳳。剛剛有提及過知名傳媒———百泰傳媒,它旗下還有個昊泰公司。他們的燈文化做得非常成功,豪華五星酒店凱賓斯基就大量采用了他們的燈光布置。目前昊泰的研究室已入駐雁盟,行業標準已出臺,但尚需行家的評定。這是燈光這一類的。關于客房文化的標準,也有一家叫伊人寶的沈陽企業。他們華南區總部也將進駐園區。隨著深圳創意之都的強勢發展,雁盟必定會脫穎而出。我們正竭力創造一個環境吸引更多這樣的機構進入我們的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