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心得
——管理哲學、用人藝術、生意策略、雙贏之道
“西方的管理制度擅長于制度架構的設計,中國式管理制度則著重在情、理、法的復雜關系中尋覓出中庸靈活的運用,中西合璧是香港文化的特點,亦正是香港成功的特殊因素。”呂志和覺得要訓練出一個頂級管理人才殊不容易。他說:“教導子女甚至職員都是同一樣的東西,懂不懂就得看每個人的悟性,再加上自身的奮斗心和努力。”他認為訓練人才要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他對子女下屬都非常嚴格,深信人是靠磨練出來的,一個人若條件經驗不足,硬是讓他擔任高職位并沒有好處,他的嚴格,是一種宅心仁厚的嚴格,想讓你好、想你成才的嚴格,并非一般老板式的架子。
他說“管理”兩個字看似很簡單,但事實是一門非常復雜的課題,而且是一種藝術,怎樣令別人樂意為自己工作,是一種高深的人際溝通技巧。他認為企業管理一方面是很科學化的,可用數字去衡量成績,但要貫徹上下員工忠誠合作,管理過程中則滲透了許多“人性”和“情理”的因素。而與人打交道光靠精確的科學計算是行不通的,所以管理學要在某種程度上遵循科學的原則,亦需在人際關系上作藝術性的處理。
StarWorld Hotel-Premier Suite
第三章 旅業投資
——樓價起落、民生所依、酒店旅業、經濟中堅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酒店業是屬于地產發展的一部分,對呂志和博士來說,
這卻是個千錯萬錯的觀念。他自六十年代開始就參與地產發展,七十年代投身成為首位投資及經營國際星級酒店的香港人,經歷了香港地產業和酒店業輝煌的歷史性發展過程。
這兩大產業同樣是由買地和建筑兩個基本階段開始,但房產建成后出售掙來的絕大部分是香港人的港幣,而酒店的大部分收入則是旅客消費帶來之外匯,這與房地產投資的本質截然不同,至于旅游業,所涉及之相關行業更廣,包括了航空、酒店、飲食、水陸交通、零售、娛樂以至文藝康樂等,相關行業必連帶興旺,地方經濟必然變得有生氣。
至于經營酒店,則是非常長線的投資,除了買地及建筑兩個階段外,往后的管理及經營更是漫長、艱巨而專業化的過程。酒店興建完工后,差不多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必須繼續策動市場推廣計劃,管理則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運行。而酒店品牌至少要過三、四十年的艱苦經營才能建立國際品牌聲譽,個中如組織推廣、品質控制與管理的復雜,實非一般人能夠理解。
酒店管理,看似簡單,但實質上卻是一門非常復雜的管理學問。因酒店除了為客人提供住宿外,還要配合不同國家、文化、宗教以至生活習慣人士的需要,所以每一個工作環節的安排都要很妥善細膩。尤其在處理大型國際活動或遇上政要到訪時,酒店更要提供具有國際級水平的資訊、會議、交通、保安、飲食以至秘書服務,復雜性和嚴格程度甚至比管理醫院更高。
Sheraton Gate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