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十六鋪綜合改造一期效果圖
新華網長三角頻道8月7日消息:有著140余年歷史的十六鋪碼頭自2004年啟動改造,目前綜合改造一期工程主體結構已全面完成。記者昨日了解到,工程計劃于明年初竣工,明年4月有望對外亮相,世博會前,這座外灘地區華麗的新地標將正式亮相黃浦江畔。屆時,市民不僅能在親水平臺欣賞270度的“無敵”江景,還能在江邊的地下二樓咖啡廳吹江風、曬太陽。
昨日,黃浦區區長周偉透露,今后將把從蘇州河口直到南浦大橋下包括十六鋪在內的4.8公里的浦江岸線,打造為“鉆石水岸”,市民可以從蘇州河口沿著江邊的親水平臺,一直走到南浦大橋下,并走進世博園區。
亮點一:地下空間
綠色空間、江景視野“最大化”
為給“綠色”留出充分空間,新十六鋪地面建筑只留下3座小巧的獨立式建筑,大部分建筑都藏在了地下,地面小樓將打造“環球美食博覽會”的新概念。負責新十六鋪碼頭招商運營的申江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有關人士介紹:“原先的十六鋪客運碼頭候船大樓共有2.9萬平方米,而新的十六鋪碼頭地上建筑只有5000平方米,充分讓游客感受獨特的江景。”
在十六鋪的空間布局中,記者注意到,最富特色的是其地下3層空間、挑空的地下走廊,4個下沉式廣場點綴其中,尤其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采光天窗貫穿整個63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間。今后,游客在地下二層的咖啡座內喝咖啡時,也能享受到溫暖的陽光。“今后游客在地下二層,也能聞到空氣中江水的氣息,一抬頭,還能看到明媚的陽光,這將給游客帶來全新的江畔休閑體驗,”有關人士介紹。
地下一層的南北兩端都設置了候船空間,中庭則提供一些餐飲、零售等商業服務,地下二層以商業為主,游客可在二層購物消費,今后,不少滬上知名的老字號餐飲、零售品牌都將入駐十六鋪,讓市民在十六鋪體驗老上海的味道。地下三層主要為地下停車場,是一個可容納700余輛車的大型地下停車場。
亮點二:“水門”
可從“水門”進入世博園區
新十六鋪北接老外灘的濱江平臺,南臨世博園區,擁有黃浦江630米的岸線。在改造完成后,將設置12個現代化游船泊位,而世博會“水門”之一將建在十六鋪內,這一“水門”是世博會外圍交通規劃中的水上交通配套部分,屆時,來自全球的客人將從十六鋪“水門”進入世博園區。預計在上海舉辦世博會的高峰時期,這里的人流量將達到每小時2500人次。
作為新的公共濱江休閑場所的十六鋪地區,綠化率將達到52%,如同一枚綠鉆鑲嵌在黃浦江這一城市腰帶上。記者注意到,十六鋪項目地處黃浦江彎道西側,這一地理位置十分獨特,今后游客在親水平臺上不僅能覽盡對岸陸家嘴金融中心的全貌,而且還能近距離欣賞浦西老外灘萬國建筑群,將270°“無敵”江景盡收眼底。
在十六鋪7.4米標高的觀景平臺上,設計了一組飄逸起伏的曲線形玻璃棚,這組“浦江之云”的造型有的飄揚在地面建筑上方,為屋頂平臺的露天茶座遮風避雨,有的則掠過幽靜的步行道,為散步的游客帶來清涼,“浦江之云”造型也正式成為新十六鋪碼頭的標志。
亮點三:環保酒店
利用舊辦公樓原有資源打造
未來,新十六鋪預計將形成約80萬平方米的頂級商務區。英國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個性化精品酒店品牌HotelIndigo也將被引入十六鋪碼頭,這是該酒店首次進入亞太地區。作為目前唯一入駐十六鋪的精品酒店,Indigo將主打“環保牌”。
據悉,酒店擁有186間客房,計劃于2010年5月開張迎客。記者了解到,HotelIndigo品牌的設計以獨特聞名,并且在設計中充分融入環保的元素。此次Indigo上海外灘酒店將充分體現上海的海派特質與文化。據相關人士介紹,這家酒店充分利用了原有資源,直接在十六鋪舊辦公樓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此外,酒店的裝修材料也盡可能采用可再生材料,以貫穿環保的理念。
★記者手記★
十六鋪:當年新上海人闖碼頭的第一站
“十六鋪是上海夢開始的地方,很多外地人從十六鋪第一次踏上上海。”作家程乃珊對十六鋪有不一般的感情,祖籍是浙江桐鄉的她,祖輩就是從十六鋪上岸,開始在上海打拼。而對于更多生活在這一城市多年的浙江籍上海人來說,對十六鋪的感情也不比程乃珊淺,祖籍寧波的我也是一樣。
140多年前,寧波開通了到上海的海上航線,從此以后,無數浙江人懷著憧憬,坐著大輪船落腳十六鋪,開始在大上海闖碼頭。
2001年,在高速公路建成、火車提速的輪番沖擊下,這條需要航行12小時的申甬線客輪終于退出歷史舞臺,甚至連最后的告別也因臺風而被迫取消,留給最后74位想回味這一航線的船客永遠的遺憾。
記憶中,十六鋪是我兒時玩的天堂,小時候來上海時就住在小東門的爺爺家,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去碼頭逛一圈,看看排隊購票、候船的人們,聽聽賣茶葉蛋的、賣茶水的叫喊聲,那時的十六鋪碼頭是如此的繁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里的熱鬧一度達到頂峰,能在節日期間買到一張船票也不容易。爺爺家雖離售票處僅幾步之遙,可為了幫我買回去的船票,爺爺也需一早起床排上幾小時隊。“記得我坐船時,最便宜的五等艙是3元6角,最貴的二等艙則要7元2角。”父親今天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各等艙位船票的價格,當時五等艙及散席是最炙手可熱的,而二等艙則對多數人來說是奢望。
70多年前,爺爺坐著大輪船靠岸十六鋪,并在旁邊的咸瓜街自砌房子安家;41年前,父親響應祖國號召,從十六鋪離開,回鄉支持建設;10年前,我又帶著父親對上海的獨特感情,沿著爺爺當時的足跡來到上海。十六鋪,對于我們家祖輩三代人來說,是上海與寧波來來回回間的必經通道。
如今,爺爺在咸瓜街的老家早已拆遷。可是,每次我開車經過這片土地時,總會情不自禁將車速放慢,眺望兩邊,心中涌現出歷歷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