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嘉誠指買樓屬不錯的投資,但強調投資者需量力而為
面對著各國大印銀紙救市,再加上全球幾乎進入「零息時代」,加深市場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亦不諱言,通脹將遲早來臨,在現時低息環境下,認為買樓是不錯的投資,相信「放三、四年一定賺錢」,亦可購入優質公司股票作長期投資,惟他再三強調,投資者應「量力而為」。
本港有大型銀行大減存款息率,李嘉誠昨日出席長和系股東大會后坦言,在低息環境下,通貨膨脹遲早重臨,笑指自己亦正在研究抗通脹的方法。不過,他亦指出,通脹來臨時買樓成本增加,故若能力所及,認為現時買樓屬不錯的投資,直言「放三、四年一定賺錢」。
從無考慮減持中行
李嘉誠又認為,若投資者有「多余錢」,購入優質公司的股票作長線投資,亦為不錯選擇。對于近期有外資先后沽售內銀股,惟他表示,旗下基金所持的中國銀行(03988)股份屬長期投資,從來沒有考慮減持。
然而,不論是買樓或是買股票、大投資者還是小投資者,他亦再三強調,投資者應「量力而為」,千萬別借「孖展」作短期炒賣。觀乎港股自3月以來,在不足兩個月間已急升23-24%,他認為恒指「極之有可能」再上升,惟股市過往一般走先經濟,兩者卻不一定可「混為一談」,現時股市未必會跟隨經濟而行,建議投資者小心為上。
熱錢撤離沖擊不大
對于近日港股持續向上,市場有指是與大量熱錢流入股市有關,故亦憂慮熱錢回流會構成相反效果,李嘉誠卻認為,以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熱錢金額約3000億元,相對本港上市公司市值數萬億元而言,可算是微不足道,即使熱錢撤離,亦不會對本港經濟造成沖擊。
內地樓市方面,由于土地供應較多,若樓市現復蘇,他相信亦將逐步而上,不像本港樓價一年升幅可達兩成。
中美先后步出困境
至于經濟是否已見底,李嘉誠未有正面評論,惟相信在環球經濟中,中國將可率先步出困境,其次是美國,又對今年內地經濟「保八」有信心。他又認為,內地對本港經濟給予很大的支持力度,而擴大自由行,亦有助本港各行業如零售、酒店等的發展。
不過,他亦重申,現時經濟仍存在問題,當中包括進出口情況仍然很差,全球多個國家及城市跌幅超過20%,特別是亞洲地區如韓國、日本、印尼及臺灣。以本港葵涌碼頭為例,現時跌幅仍超過兩成,而當一個碼頭的進出口跌幅達20%時,其盈利跌幅一般已達30-40%。隨著全球經濟轉差,購買力減少,而歐美存貨亦有所下跌,惟他希望未來數個月進出口數字可錄得較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