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18世紀80年代法國加萊17173的Dissien’s和英國倫敦的Covent等早期大型酒店誕生之后,世界各地的酒店業在全球工業大發展的刺激下遍地開花,經過兩個多世紀的輝煌發展之后,許多的酒店已經形成了全球性的連鎖經營,如希爾頓酒店、麗姿卡爾頓酒店等等。
然而,對生活追求越來越高的人們卻越來越善變,他們擺出了挑剔的眼光,對這些豪華星級酒店反而戲稱為“一般的酒店”。這些酒店帶給人們的是標準化的生活與節奏,一切都控制在雷同的模式之下,一切都充滿了商業的氣息,盡管在實用功能與舒適性上很完善很到位,但是設計的個性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單調。 工業化和商業標準化的酒店設計抹殺了酒店設計的個性,從建筑外觀到室內設計,從家具到陳設配飾,都有統一標準,人們不用入住都能預知里面是如何設計、怎樣擺設的,不能為生活激起新奇的浪花。
人已經開始自覺地追求精致的生活與消費方式,都傾向于尋求一些樸實、簡單然而又不乏個性的消費體驗。在越來越多的人眼中,酒店已經不是一個僅僅只能提供商務住宿與餐飲的地方,而更應該是一個能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生活圖行天下的所在。如此一來,消費者對酒店設計的“善變”也就可以理解了。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加之國內正在逐步形成的中產及富裕階層,入住酒店的人要求越來越高,他們不會把工業化生產出來的房間,商業氣息非常濃厚的空間當成一個可以稱之為幾星級的酒店。他們更希望自己下踏的場所,所住的房間,是一個具有家的親切感的地方,在那里面可以感受到非常溫馨與愜意。里面未必要有金碧輝煌的消費品來炫耀,但這個空間一定要有個性,有某些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設計,空間可以穿插和重組,線條也可以流暢而簡潔,還有高雅的氣質在細節中緩緩流露出,客人身處其中能深深感受到酒店空間中別樣的人性情懷。
在巴黎的Kube酒店里,設計了一個冰酒吧,設定的溫度是攝氏零下15度,里面的墻壁、吧臺的設計材料都是冰,一進入大堂就有服務員給你暖和的衣服,里面的沙發都是用毛皮做的,賓至如歸的體驗給客人留下美好回憶。在西雅圖的Alexis酒店里,客人可以體驗畫家的感受,用油彩或水彩繪制自己的明信片,而酒店www.focus.cn的工作人員最后會將客人親手繪制的明信片郵寄給相應的客人,給客人實實在在的關懷,深刻的印象難以磨滅。還有,在西班牙馬德里的Puerta America 酒店,其空間設計天馬行空,幾乎沒有任何設計原則的限制。在大堂栽種的蜜糖色楓樹營造出了優雅的氣質,走廊是用白色皮革來裝飾的,方方正正的玻璃電梯在每一層打開之后,都能給客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些酒店的個性設計讓客人覺得自然親切,有別于日常生活的獨特體驗,讓生活更加豐富與多元。客人有這樣的感受,酒店的個性也就真正凸顯出來了,濃厚的商業氣息就得到了收斂,愉悅、意外、靈感在精心打造的空間中碰撞著,令人向往。
用設計的手法,把各式各樣的文化元素與細節在酒店里融合,讓酒店多一些家的個性,住在酒店里就像是在一個遠方朋友家里做客一樣溫馨,濃烈的情感值得永久回味與留戀,純真的友誼值得談論與記憶,有幾分驚喜,有幾分神秘,更多的,是對未知的肅穆和凜然,還有那股思念的情緒——無論如何一定還要再去。